潜伏在水边的健康杀手——科学认识血吸虫病

发布时间:

2025/4/22 9:21:46

浏览次数:

2834


潜伏在水边的健康杀手——科学认识血吸虫病

夏日的午后,孩子们赤脚在河边嬉戏,农民卷起裤腿在田间劳作,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场景中,可能暗藏着一个危险的隐形杀手”——血吸虫。这种肉眼看不见的寄生虫,正威胁着我国长江流域及南方多地的居民健康。今天,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的真面目。

一、血吸虫到底是什么?

这种形似绣花针的寄生虫,能在人体内存活20-30年。当虫卵顺着血液流动沉积在肝脏、肠道等器官时,就像在体内埋下定时炸弹。感染者初期可能出现皮疹、发烧、腹泻,若不及时治疗,数年后可能发展为肝硬化、腹水,甚至危及生命。

二、传播链条:人-螺-水循环

血吸虫的生存密码藏在钉螺水体的传播链中:

1. 患者粪便中的虫卵入水孵化

2. 钉螺成为幼虫成长的温床

3. 水中尾蚴(幼虫)穿透人体皮肤
特别提醒:洗衣、捕鱼、戏水等接触疫水的行为都存在感染风险!

三、四大防护锦囊

1. 避开疫水:野外水域旁竖立的警示牌要重视

2. 穿戴护具:涉水作业时胶靴、手套不可少

3. 安全用水:河水需静置3天或煮沸后使用

4. 及时筛查:疫区居民每年至少1次血检

四、早发现早治疗

现代医学已攻克血吸虫病治疗难题。吡喹酮类药物如同精准的寄生虫导弹1-2天短程治疗即可清除体内成虫。我国实施免费筛查治疗政策,出现疑似症状请立即就医。

五、全民行动护健康

在政府持续开展灭螺工程、改建卫生厕所的同时,每个人都是防病战线的重要一环:
不随地排便
主动配合查螺灭螺
牲畜粪便无害化处理
出现症状早就医

1958年余江率先消灭血吸虫,到2022年全国98%以上流行县达到消除标准,这场持续半个多世纪的健康保卫战已进入新的阶段。让我们携手切断传播链,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安全的生态家园!

 

联系电话

0812-3373399

周一至周五 9:00-17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