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春交替,小心麻疹风疹

发布时间:

2025/2/7 11:08:03

浏览次数:

1685

冬春之交的时节天气多变、昼夜温差大、时冷时热、气候干燥,除了流感、肺炎等传染病高发外,麻疹、风疹病毒也在蠢蠢欲动,它会伴随人的咳嗽和喷嚏而漂浮在空气中,一不小心就会中招。

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风疹和麻疹

一、临床表现

麻疹

感染麻疹病毒后,一般经过7 至 14 天的潜伏期,初期症状有高热、咳嗽、流鼻涕、眼结膜充血等,从耳后、发际开始,逐渐蔓延至面部、颈部、躯干、四肢,皮疹为红色斑丘疹,大小不等,可融合成片,发病 2 至 3 天后,口腔内会出现麻疹黏膜斑。

风疹

风疹通常在感染后14 至 21 天出现症状,随后会出现皮疹,从面部开始,逐渐蔓延至全身,皮疹一般为淡红色的斑丘疹,持续 1 至 3 天消退,部分患者可能伴有淋巴结肿大,尤其是耳后、颈部和枕部淋巴结,初期症状类似感冒,如发热、咳嗽、流鼻涕等。

二、传播途径

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。当患者咳嗽、打喷嚏时,病毒会随着飞沫排出体外,被他人吸入而感染。


三、高危人群

儿童和青少年是风疹的高发人群。未接种过风疹、麻疹疫苗的人群普遍易感。

四、如何预防麻疹风疹?

1.接种疫苗:

接种麻腮风疫苗,这是预防麻疹、风疹最有效的保护办法。

(1)接种对象:儿童、无麻腮风疫苗接种史或接种史不详的成年人等。

(2)免疫程序:

儿童:接种2 剂,第一针在8月龄接种,第二针在1岁半(即18月龄)接种。

成人:成人接种1剂次,育龄妇女接种后应至少3个月内避免怀孕。

2.控制传染源:加强对患者的管理,坚持早发现,早诊断,早隔离,早治疗。

3.注意室内空气流通,开窗通风,晾晒被褥。同时要注意防寒保暖,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平衡饮食,增强免疫力。

4.加强体育锻炼,增强体质。

5.尽量不要到人口拥挤、空气流通比较差的公共场所,尤其要注意加强对8月龄以内的、还未到疫苗接种年龄的婴幼儿的保护,如果不得不去,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,如戴口罩等,以减少感染麻疹的机会。

联系电话

0812-3373399

周一至周五 9:00-17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