鼠疫可防可控可治
1.什么是鼠疫?
鼠疫是一种细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,广泛流行于野生啮齿类动物间(包括鼠类、旱獭)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,鼠疫的潜伏期较短,一般在1-6天之间,多为2-3天,个别病例可达8-9天。
“三不”
1、不接触、剥食和携带鼠、野兔、狐狸、旱獭等动物; 2、不要在鼠类(包括旱獭)、野兔等动物洞穴周围进行休憩,更不要挖刨动物洞穴; 3、不要接触急死患者、疑似鼠疫患者、确诊鼠疫患者。
“三护”
1、在野外活动或作业时,要穿长裤、长袖上衣。强化疫情处理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; 2、对从事高危职业人员如放牧人员、灭鼠人员、野外作业人员和疫源地内居民要每天进行健康监护,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进行报告; 3、对出入疫点周围的人员,要进行必要的看护,防止人员在没有有效防护下进入疫点。